上海之窗-枫南小镇(智慧科学城)示范区
THE WINDOW OF SHANGHAI - FENGNAN TOWN (SMART SCIENCE CITY)

项目状态已建成
申报类别建筑设计
申报子类别居住项目
完成日期 (YYYY-MM-DD)2020 - 09 - 01
设计周期3 个月
项目面积
建筑面积1162平方米
项目所在国家/地区中国
项目所在省浙江省
项目所在城市嘉善县
项目简介(中文)该项目通过抽象化的几何形态塑造出广场、曲墙、门廊、坡道等多元性场所,在满足功能要求与地标形象的同时,赋予建筑更强的体验感和沉浸感,漫步其中,让使用者获得一份更清澈的内心感受。 同时实验性地运用陶砖和木纹转印铝合金板材回应场地文脉,不仅是对展示区项目的一次地域性探索,更也是对传统意向现代化转译的一次实践。
项目简介(英文)Through abstract geometric morphologies, the project creates pluralistic places such as squares, curved walls, veranda and ramps, which not only meet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nd landmark images, but also entrust the building a stronger sense of experience and immersion, by promenading among the building, users can get a clearer inner feeling. Meanwhile, experimental use of ceramic bricks and wood grain transfer aluminum in response to the context of the site is not only a regional architecture exploration of the exhibition project, but also a practice of the modern interpre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image.
基地位于浙江嘉善县紧靠上海地界,是浙江出入上海的要冲,周边交通繁忙有序。三角形地块并不规则,一侧是城市扩展而产生的连绵不绝建筑景观,另一侧是亟待开拓的绿野桑田,剩下一侧是满负荷运行的铁路要道。发展商需要在这样的一个地块中建设一个可以展示区域价值的地标建筑,它是新城建设的起点,未来形象的标杆,聚集人气,服务于民。
规划覆盖率和建筑高度限制严苛,从整体角度出发,我们根据不同朝向采用不同的应对方案。
北部面向城市一侧,我们将建筑抬起,达到规划限定的高度,与城市界面比肩而望,保持与城市的对话,同时也是建筑整体形态的起点。基地靠近列车轨道一侧,建筑逐渐升起,与另一侧高耸的立面相交而产生三角形的形态,构建出一种稳固的意向和向上的趋势。
面对绿野桑田,我们适当的掀起大地的一个角,让建筑与自然景观更好的融合。在建筑的中部,通过渐开曲面对三角体量进行切割,形成一个内凹形态的曲面墙体,自然围合出中心广场,并在曲面中部通过形体变化将其一分为二。
建筑中部渐开曲面的弧墙,便是体现材料地域特征的试验场。我们留意到周边传统民居中普遍采用的灰色陶砖,朴质温润,很有文人笔下的烟火气息,是地域性特征的载体,就像江南人家的素布外衣,展示的是日常点点滴滴,也像街角巷尾的交错陆离,刻画的是场所独特记忆。
于是我们思考着将这样的青砖运用到曲面墙体的砌筑中,用这样一种粗粝且乡土的材料来建造这个柔和且现代的墙体。
在我们建筑外立面中,采用外廊形态演化而成的灰空间,希望创造更多故事性载体。同时富于韵律变化的立面杆件,在不同角度阳光中产生疏密阴影变化。
如果讲曲面陶砖有着粗野主义美学的倾向,体现的是男性的刚毅与粗犷,那么立面杆件应该赋予典雅主义秩序的特征,如同女性的温婉与细腻。平衡建筑的整体质感,让使用者对建筑产生更丰富的认知。我们无法像阿尔瓦阿尔托那样使用昂贵的实木大料来释放他的自然主义情节,但可以用木纹转印铝合金板材来刻画木材专属的表面,让建筑有一分柔软的温度。
面对绿野桑田,我们适当的掀起大地的一个角,让建筑与自然景观更好的融合。在建筑的中部,通过渐开曲面对三角体量进行切割,形成一个内凹形态的曲面墙体,自然围合出中心广场,并在曲面中部通过形体变化将其一分为二。
陶砖单元构造
整体陶砖墙面构造
陶砖墙施工完成后效果
在我们建筑外立面中,采用外廊形态演化而成的灰空间,希望创造更多故事性载体。同时富于韵律变化的立面杆件,在不同角度阳光中产生疏密阴影变化,是自然律动的形态化体现,让人们享受光线变化的微妙氛围。
外廊杆件
如果讲曲面陶砖有着粗野主义美学的倾向,体现的是男性的刚毅与粗犷,那么立面杆件应该赋予典雅主义秩序的特征,如同女性的温婉与细腻。平衡建筑的整体质感,让使用者对建筑产生更丰富的认知。我们无法像阿尔瓦阿尔托那样使用昂贵的实木大料来释放他的自然主义情结,但可以用木纹转印铝合金板材来刻画木材专属的表面,代替冰冷严酷的构件让建筑有一分柔软的温度。
漫步的起点是基地的外场,屏蔽道路的喧嚣,我们将入口的路径进行了拉长,在两侧进行景观的营造,模拟出森林漫步的体验感,打破路径过长而产生与主体建筑的不平衡性。
进入内场后,建筑的全貌便在广场中展现:一侧是宛如风吹麦浪的立面竖杆,一侧是渐渐与大地交融的建筑形态,中部是优雅的陶砖曲墙以及供人们休息的看台座椅。它们共同构成了建筑最主要的立面,在午后灿烂的阳光中,让前广场有着充分的围合感和可阅读性。
建筑的屋面如同场地的延伸。漫步其上,舒缓的坡度与行走的顺畅,屏蔽周遭看着远处缥缈空灵的烟云,你会失去重力的方向,产生奇妙的错觉——你行走在悬浮于天际的一块绿地中,充满耐人寻味的纯粹感。
总平面图
步行至此,我们尝试“漫步几何”的探索或许也接近了最后状态:直面自然,屏蔽混乱,放下意识的沉淀,产生敬畏与崇拜。
我们通过抽象化的几何形态塑造出广场、曲墙、门廊、坡道等多元性场所,在满足功能要求与地标形象的同时,赋予建筑更强的体验感和沉浸感,漫步其中,让使用者获得一份更清澈的内心感受。
项目视频